饮马河西岸,广阔的稻田泛起淡黄色。得益于优质的水源灌溉,九台区龙嘉街道红光村的水稻种植远近闻名,素有“稻村”美誉。
过去,这里就以种稻闻名,但却没能实现靠种稻致富,全村八成以上的村民选择外出务工。“人都走了,还谈啥发展?”这让不少村民深感困惑。如今,“稻村”迥然不同,“农业现代化搞上去了,三产融合发展,致富走对了路。”红光村党总支书记李在德说。
如今,红光村276公顷稻田连成了片,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%;建起了大米加工厂,配套全自动生产线,全年生产加工大米1000吨左右;以稻为媒搞出“稻田公园”新名堂,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……现代农业、农产品加工业、乡村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,三大产业融合发展齐头并进,红光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村、中国美丽休闲乡村、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。
(资料图片)
连绵的饮马河,田畴沃野万象新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”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”,明确了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。围绕推动农村产业延链拓链强链,探索创新全产业融合发展模式,加快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,红光村实现了农业发展的“接二连三”。
红光村以稻为媒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休闲农业新业态。 梁闯 摄
红光村大米打出品牌,产品远销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地。 梁闯 摄
突围:农业转型功在高产田
稻田不再被分为小块的“烧饼田”,而是连成了大片的“高产田”;四周没有了泥泞的田埂,取而代之的是硬化的水渠;田间管理几乎看不到农民忙碌的身影,取而代之的是通过无人机在输送各种“营养”;查看农情只需看一下大屏幕,物联网系统便可实时监测稻田里的一举一动……来到红光村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示范区,通过仔细梳理这里的农业转型路径,不难发现,正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改变——
全村粮食产量提高10%,肥料利用率提高2%,灌溉率提高7%……这几年发生在村里的变化,让李在德深感欣喜,“现在村里的稻田,大块的有十几亩,小块的也有五六亩。单是把田埂打破、连片,村里的水田面积一下子就多了30公顷。”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种不出效益,村里就协调全村406户农民,通过土地入股或流转的方式与企业合作,实现了农业生产规模化、规范化、高效化的转型升级。
“现在每公顷土地靠年分红就有1万多元,过去辛苦种一年,都不如土地入股的收益。”村民李在日说。建设高标准农田,释放规模效应,农民成了最大受益者。合作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,在保证土地承包权、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,他们提供全程优质的社会化服务,育苗种植、植保管理、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。
创新:村企联营打出好品牌
一边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金色稻田,一边是宽敞明亮的大米生产车间,企业的参与为水稻产业带来了全新理念。种养结合、精深加工、直播带货……这几年,通过村企联营兴起的稻田新农事,让红光村焕发出新生机。
“再有20多天,村里的新米就要上市了!我们都是按订单生产加工。”红光村的大米生产车间里,几名村民正麻利地将加工好的大米装袋、打包,一件件包装精美的产品被运送到各销售网点,“村里加工大米经常需要人手,一天能赚150元呢!这两天车间里的机器全部检修完成,又重新做了防潮,就等着秋收了。”村民李大哥说。
“农民种粮,不仅要种得好,更要卖得好。”依托国内先进的自动化大米生产线,红光村实现了一产和二产的无缝衔接,经过清理、去皮、筛选等工序后,磨出来的大米颗粒饱满、干净优质。李在德说,“以前我们只管闷头种地,第一手粮食资源的利润还是太少,将粮食变成商品进入市场,产生利润的方式更多。现在村里每小时就能生产5吨大米,每年的水稻加工量达1500多吨。”
这两年,红光村还在企业的指导下,搞起绿色水稻综合种养,“河蟹和鸭子可以吃稻田里的杂草和昆虫,减少稻田农药的使用,秋收后还能增加稻田的收益,一水多用、一季双收。”循环农业、绿色农业等现代农业经营模式,极大提升了大米品质、提高了农民收入。李在德说,现在村里的大米已经打出了品牌,产品远销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地。企业线上线下同步销售,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,延长大米产业链条。
融合:稻田美景“催热”乡村游
金秋时节,稻香渐浓,红光村里一派生机盎然。漫步在稻田景观木栈道上,两侧鲜花盛开、稻香扑鼻;站在观景台上放眼望去,碧空下上百公顷的稻田一览无遗;俯瞰金色的美景,由褐色彩稻构成的“宜居宜业 和美乡村”八个大字分外醒目……稻田公园里,清新淡雅的田园风光铺陈开来,吸引众多游人前来打卡。
如今,红光村以满足游客对“田园风光”“农韵乡愁”的需求为导向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,在田里种植彩稻,绘制一幅幅美丽的稻田画;在稻田边种植鲜花、修建栈道,精心打造景观小品;配合稻田风光,深挖农耕文化建起村史馆和稻米产业展览馆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休闲农业新业态。
“现在有50多家旅行社把红光村纳入了旅游行程,旺季时日均接待游客近千人!”今年,红光村还创新推出研学游项目,与旅游企业合作开发体验式课程,打造乡村旅游品牌。插稻秧、赏稻画、听蛙声、做美食、逛展馆……相继有数千名中小学生到此体验稻米文化。李在德说,农文旅融合发展,不仅扮靓了美丽乡村,更为乡村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良机。目前,全村旅游从业人员有50余人,旅游业人均收入达 1.5万元,人均年收入增加8000余元。
聚焦“种好粮、办工厂、乡村面貌大变样”三件大事,红光村还将大力发展都市农业、城郊农业、集约高效农业,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让乡村更加聚人气、有活力。
关键词:
推荐阅读
Copyright (C) 1999-20120 关于我们 www.ahcar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
版权所有 环球快报网 | 京ICP备2022018928号-24联系我们:315 541 185@qq.com